首页 黄金 > 正文

未来的供应链是数字化的供应链

供应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模式在不断变化,客户期望值在增强,需求大幅波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加之,宏观环境异常动荡:无论贸易、疫情,还是国际关系,都让当代的供应链管理越来越难。

此时,企业需要对供应链端到端了解得更加细致和透彻,供应链需更加灵活敏捷,更加优化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这对供应链数字化提出了新的以及更有挑战的要求。

- 1 - 至关重要的供应链

1)供应链的重要性

供应链(Supply Chain)这一概念来源于国外,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发展而进入中国。供应链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计划、采购、制造、分销、物流等多方面内容。

尽管供应链概念很早就有了,但很长时间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这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过去的时代属于“销售为王”,只要投入就可以挣钱。在此背景下,供应链只是被动地应对业务发展就好。

但是,随着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的爆发,供应链开始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2017年之后,中国各行业企业对供应链数字化与优化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大,供应链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一方面,供应链需要从内部帮助企业节流,即通过供应链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直观来说就是,要花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我们看到,中国的各个行业都面临着充分竞争,基本上很难再找到一个“蓝海”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单靠投入广告、投入产线或者扩张门店等方式来扩大销售,已经不太现实。只有企业在每次竞争中都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才会渐渐地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领先位置。

而如何做得比别人更好呢?无疑是比别人更快、更好,成本更低。企业要从内部下功夫,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实现节流,提高资本回报率。

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开源。总的来说,供应链是为支持销售服务的。如果支持做得不到位,销售就会遭遇很大的瓶颈。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库存管理。如果仓库内的商品放错了位置,或者库存量出现差错,就会导致销售缺货等问题,进而丢单。因此,企业如果能够不断优化供应链,把正确的商品放在正确的地方,放置合理的数量,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只要每一次库存决策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那么,无疑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抢占市场,实现开源。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供应链非常重要,但是要做好却很难。供应链可以开源节流,并不意味着缺货就是供应链的错。绝对的不缺货或者成本降低是不可能的(都是有代价的),想降低缺货率就会面对库存放置多的问题,导致成本增高。

供应链如同飘在水缸里的葫芦,当觉得哪块做得不好想去下压其中的一头,那么另外一头就会翘上来让人更头疼。供应链的管理,需要强调端到端全局的平衡能力,需要流程、人、技术、数据、顶层设计各方面的配套。

接下来,重点讲讲端到端的供应链。

2)端到端供应链优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经营中习惯从供应链上的某一个点去入手改善,以为这里有问题那就改这里,那里有问题那就改那里。但是,供应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很难通过改善一个点去解决供应链上的问题。因此,必须从供应链全局出发,去推动端到端的供应链优化。

以物流为例。物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企业优化物流成本的途径,往往是希望通过提高货车装载率或是与第三方物流协商谈判降价。实际上却却发现,社会第三方物流几乎没有降价空间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供应链全局去思考和优化。

比如,物流配送中货车装载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前端采购、库存分布、生产规则、客户配送、甚至财务结算等环节的问题;比如,财务规定只有货物发出了才给销售人员记提成,导致大家都急于下单后马上发货,装载率无疑会下降;比如,为了提高隔日达的比重,公司会尽量把库存放到前置仓,不仅会导致缺货率上升(因为仓库越多,放错的概率越大),客户下单时拆单发货比例很高,那么装载率自然就低了;比如,为了提高柔性,工厂改造成了小批次、多品类生产,产品下线后就会发到区域仓,那么这段线路的装载率肯定也很难提高;比如,由于过去采购批量太大导致库存积压吃了亏,以后单次采购量很少,频次很高,导致运输装载率的降低。

可见,供应链上一个点的问题,可能是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其调整变化也会对其它点产生广泛的影响。

因此,端到端供应链优化难以实现供应链中所有环节最优,而是需要从全局观角度出发,去优化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并思考这样做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应对之方,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能力最优。

- 2 - 端到端供应链优化的能力

通常来说,端到端的供应链优化包括很多的方面。举例如下:

1)供应链全局观下的网络优化,包括仓库网络优化、生产布局网络优化等;

2)仓库位置确定后,接下来便是仓库内应该存放哪些商品,商品的具体摆放位置、数量等,也就是库存决策、库存优化及管理等;

3)在生产端则涉及产品生产计划和配置,如何配置规模,生产什么商品,应该配送到哪个仓库或物流中心;

4)与之联动的采购策略优化等,大批量采购单价更优,但可能造成库存积压;小批量采购避免了库存但成本更高;还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供货路径的选择等;

5)需求特征,包括需求预测和计划的能力;

6)供应链细分,即是否对不同的客户和产品区别对待,将一个供应链分成几个供应链;

7)定价优化,即针对商品销售情况、库存和生命周期,去判断何时应该降价打折,如何定价。

这个清单可以不断地列下去,在此不一一赘述,企业要提升供应链的能力,就必须要在搭建这块能力上下功夫。

- 3 - 供应链软件及其发展

前面提到,要做好供应链,搭建优化能力,需要流程、人、技术(软件)、数据(软件)、顶层设计等。其中,技术和数据都需要软件,以下对其重点介绍。

1)供应链软件分类

供应链软件的分类标准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下面,我按照其定位解决的问题角度来进行划分,这个也是很多研究机构所使用的。

第一类是底层数据层的各类软件,如ERP,这是供应链数字化的基础。ERP将企业的经营通过数据记录下来,告诉我们企业过去发生了什么。

第二类是运营管理系统,与企业日常运营相关的各类软件系统。比如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订单管理系统OMS等。这类是在数据层的基础上加入了流程的部分,管理供应链过程中的一个流程,告诉我们正在发生什么。

第三类是计划层,包括生产计划、预测等。告诉我们,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个月可能会发生什么。

第四类是决策优化软件,主要是数据决策和优化类的软件。告诉我们未来应该怎么改变,以及变化带来的后果。

总结而言,即数据层、运营层、计划层、决策优化层,每层的定位和使用者都不同。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在某供应链模型中,将供应链系统分为三个层面:SOR、SOD和SOI,分别可以大致理解为SOR——数据层,SOD——运营和计划层,SOI——决策优化和其它创新型类别。

2)客户需求变化

基于以上各类供应链软件,供应链数字化的发展其实也是逐步进行的。

最早是实现最基础的数据层。绝大多数企业均通过ERP实现了,只是程度好坏的问题;其次,是日常运营系统,大多数企业也已经实现。这也是过去10年以及当前仍然比较受关注的领域。

而第三和第四层即供应链的计划、决策优化,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触及甚至不知道怎么触及的领域,但是需求在上升。

为什么说这部分的需求在上升,并且越来越重要呢?

因为,尽管大部分企业在追求供应链数字化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但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加之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比如,世界在从全球化向Glocal(全球本土化)发展,各国贸易包括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动;再比如,短视频的流行,直播带货的迅速串红,外卖即时配送等的兴起。

如此情况下,仅仅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要不断改变经营策略,改变供应链布局,将供应链数字化推向到决策支持的层面。

3)面临的痛点及对策

很多企业已经纷纷意识到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性,但是痛点在于,如何优化?如何下手?优化后会带来哪些后果?

需要实现供应链优化的企业,往往规模很大,痛点也非常多,这就意味着众多环节均需要优化。如何优化,以及优化某一个环节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哪些影响,对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未知。即前文讲到的供应链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所以,重点在于找到病因是什么,如何入手,以及影响有哪些。

企业的惯常做法是由咨询公司把脉,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给出战略性思考或方向。这种方式过去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的巨大变化,所谓的“行业标准”,或者“行业最佳实践”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因为这些“标杆企业”自身也同样面临着巨变和迷茫。

此时,就需要依靠数据背后的逻辑。依靠算法,依靠人工智能为企业提供基于经验和最佳实践之外的视角。

以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个饮料行业的案例为例。物流配送环节,根据人的经验来讲,通常从附近工厂向周边城市覆盖进行配送是距离最近、成本最优的方案。但是,经过供应链全局分析,由数据和算法给出了不一样的思考。结果就是,改变就近工厂服务就近客户的局限,从全局网络出发重新布局,客户因此节省了上亿元成本。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人脑只能同时考虑到很少的变量,但是通过数据和智能决策可以综合分析距离、产能等上千万个变量,从而打破常规带来崭新的思路。因此,企业进行供应链信息化升级的过程中,还是建议要以“价值”为出发点,从供应链成本占比最大的一环入手去改善,再一步步拓展。

- 4 - 供应链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单机版软件到云端

过去,大家卖软件都是装在客户的电脑或者服务器上。如今,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供应链软件上云已经成为趋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正呈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以IaaS、PaaS、SaaS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363亿美元,增速23.01%。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美元。

2)合作模式从一次性买断变为订阅制

随着供应链软件上云,供应链软件服务商与客户的合作模式,也由之前的一次性买断变为订阅制。

之前,软件公司的典型做法是售卖软件,客户支付费用便可终身拥有软件,每年只需要支付10%~20%的维保费(如果不需要维保则无须付费);转成云模式以后,客户则按年付费,客户订阅有价值的软件,如果觉得没有价值,则不再订阅。

这种模式无疑需要供应链软件企业真正做出有客户粘性的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目前,美国市场超过90%的软件企业采用了订阅制的模式,中国软件企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3)供应链软件将更加柔性可配置

由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性和业务特点,而且外部变化因素较大,供应链软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必然要求供应链软件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强大的配置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通过模组化实现可配置。

但是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来看,能够将软件模块化,为客户提供柔性化可配置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不多。这部分市场还有待成长。

4)供应链软件将更加注重实用性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新的物流技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科技公司做了很多的探索。但随着存量经济时代的到来,投资者也越来越谨慎,技术探索不再以一味超前为主,而是将更加注重如何将这些技术用起来,产生商业价值。

比如,算法和人工智能非常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同如果连3G的手机都没有出现,那么即便研发出7G的芯片也毫无意义。因此,技术的商业实用性和落地性,是非常重要的趋势(需求)之一。

标签: 数字化的供应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