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蓝盾股份业绩滑坡 债务逾期高达17亿

近日,早已债务缠身的蓝盾股份再添1.3亿债务违约。截至10月31日,蓝盾股份累计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高达17亿元。

但蓝盾股份目前遭遇的问题不仅是债务违约,还有实控人成老赖、公司业绩滑坡等各种问题。

近期,蓝盾股份还曾发布提示风险公告称,其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天眼查等公开信息查询结果,获悉公司和部分子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柯宗庆先生、柯宗贵先生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20年三季报显示,蓝盾股份实现营收8.44亿元,同比下滑3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8.24%。

业绩滑坡 债务逾期高达17亿

蓝盾股份11月2日晚间公告,9月28日至10月31日,公司新增债务逾期1.32亿元。截至10月31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累计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为17亿元。

公告称因部分债务逾期事项,蓝盾股份及相关子公司面临诉讼、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形,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1月2-4日,蓝盾股份连跌三天,今日收报6.74元/股,较历史最高价下跌超70%,三天市值蒸发17亿元,距离市值巅峰跌去约200亿元,目前仅余84.2亿元。

10月30日,蓝盾股份披露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8.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5.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8.24%。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蓝盾股份在公告中称,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经电商业绩下滑及流动性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蓝盾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54%,而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却暴涨190.32%。

时代财经查询其往期财报发现,净利润的暴涨或与其出售资产有关。在三季度报中,蓝盾股份提到,持有待售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减少1.75亿元,下降100%,持有待售负债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减少1006.28万元,下降100%,主要系公司对外转让和诚科技的事项执行完毕所致。

若在其净利润中抹去1.75亿,那么蓝盾股份第三季度净亏损0.87亿元,较往年同期的0.3亿净利润,下降约1.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蓝盾股份业绩出现增长颓势并非仅出现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

从上市到2017年末,蓝盾股份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营收与净利润均有不错的增速,但从2018年开始,其营收接近原地踏步,净利润也开始出现负增长。2019年,蓝盾股份营收较2018年减少15%,净亏损9.36亿,利润较2018年下降335%。

其业绩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下滑,除了其造血能力逐渐减弱之外,还与几桩并购有关。

2015年,蓝盾股份以3.9亿收购华炜科技,对应商誉1.89亿。2016年,蓝盾股份通过股份及现金支付结合方式,花了11亿收购了中经电商、汇通宝两家公司,带来商誉6.2亿。2017年,蓝盾股份以5.82亿收购满泰科技60%股权,带来4.94亿商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桩并购案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在业绩承诺期业绩都比较好,但过了承诺期,所收购的子公司业绩便出现明显滑坡,蓝盾股份也因此计提商誉减值。

2018年、2019年两年间,蓝盾股份出现业绩滑坡,均与商誉减值有关。截至2020年三季度报披露,其账上仍有4.93亿商誉。

国资接盘能否如愿?

资料显示,蓝盾股份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以“国际一流的信息安全企业”为战略远景,致力于成为我国智慧安全的领导者。其主营为信息安全产品,但软件服务、军民融合、电子支付、区块链等曾经火爆的概念中,均可见蓝盾股份身影。

近期,蓝盾股份化身“量子科技概念股”,其股价在9月28日至10月21日间上涨83%。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目前A股二级市场行情严重脱离基本面,所以股价和可转债价格是受市场游资影响。

但二级市场的表现,对于公司债务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蓝盾股份想要解除目前的尴尬局面,还需寻求外界助力。

10月27日下午,蓝盾股份披露的两份公告更引发市场对其未来走向的关注。

公告显示,公司与创益产投及公司实控人柯宗庆、柯宗贵及其一致行动人中经汇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拟就蓝盾股份债务问题、蓝盾股份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11%股权转让及表决权委托事项、蓝盾股份注册主体迁址事项、蓝盾股份业务发展规划、产业投资等事项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公告称,若协议顺利实施,宜宾国资将通过协调支持公司有息债务问题处理相关方案的落实、采用多种方式为公司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包括3亿元合作意向金+7亿元的流动资金支持+12亿元股权质押资金支持+不低于10亿元参与定增等,预计对解决上市公司资金流动性及后续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协议实施后将降低乃至化解蓝盾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质押和冻结风险,对公司股权稳定性产生积极作用。不过,若此次合作能顺利进行,或导致蓝盾股份控制权发生变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蓝盾股份大股东“脱手”公司的第一次行为。早在2019年10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与科学城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意向协议》,拟向科学城集团转让其持有公司总股本13.85%股权(当时核算标准)。

但遗憾的是,上述转让事宜已于今年10月10日终止。仅半个月后,蓝盾股份再次找到“接盘侠”,可谓神速。但此番引进四川宜宾国资能否如愿以偿?即便成功引进,又能否帮助蓝盾股份改变现状,实现正向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时代财经致电蓝盾股份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此前,蓝盾股份曾表示,此举旨为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盘活公司资产。如若协议达成,将对其开拓西南地区市场起积极作用。

对此,沈萌表示,上市公司在引入国资的过程中,如果业绩越来越差,那么和国资谈判的筹码就越来越少,但如果让步过大又对自己的利益是个威胁,因此就要看大股东有多大的决心。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即便国资接手,如果国资没有太多好资产注入,也很难扭转上市公司的困境。

标签: 蓝盾股份

精彩推送